辽宁中部地区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及其限制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文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辽宁中部地区;玉米;机械粒收;子粒含水率;倒伏倒折;产量损失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和明确制约机械粒收质量的因素,对于辽宁省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和生产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2015-2017年在辽宁省中部的铁岭县蔡牛镇、沈北新区黄家村和海城市耿庄开展了5组玉米机械粒收试验与示范,通过对41个参试品种57个品次粒收质量指标的测试与评价,结果表明:(1)子粒破碎率均值为11.38%,5组试验均高于国家标准≤5%的要求,破碎率偏高是目前辽宁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2)收获产量损失率平均为3.93%,低于国家标准≤5%要求,但不同试验组间差异较大,变幅为0.78%~12.60%,部分田块机械粒收产量损失较大;(3)57个品次样本子粒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6和0.454,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子粒含水率高是导致破碎率和杂质率高的重要因素;(4)产量损失主要来自落穗损失,占总损失量的63.2%~92.5%,落穗损失与植株倒伏倒折密切相关;(5)10月中下旬(10月13日至10月21日)收获,87.2%的参试品种子粒含水率可下降至25%以下,处于适宜机械粒收水分范围。本研究认为,辽宁中部地区热量资源丰富、玉米适采期长,10月中下旬收获时子粒含水率不是当前制约机械粒收质量和技术推广的首要因素,而后期茎秆衰老慢和抗玉米螟、茎腐病品种的选育,控制倒伏与落穗的技术措施应引起关注。

分类号: S233.73

  • 相关文献

[1]辽宁中部适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的筛选. 王克如,李少昆,王延波,赵海岩,沈玉忠,蔡丹丹,肖万欣,姜文野,黄兆福,翟立超,李璐璐,谢瑞芝,侯鹏,明博 . 2018

[2]辽宁中部平原稻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于广星,侯守贵,代贵金,陈盈,李海波,赵琦,付亮,马亮 . 2013

[3]现代农作制在辽宁地区的应用. 程晋 . 2013

[4]辽宁地区黄精人工栽培技术. 尹杰 . 2022

[5]辽宁地区桑树冻害调查. 翟光宙 . 1965

[6]辽宁地区粘虫发生特点与原因分析. 赵彤华,许国庆,徐蕾,钟涛 . 2016

[7]适于辽宁地区的枣良种及其栽培技术. 聂洪超,刘坤,张玉君,陈涛,刘江山,白玉晶 . 2004

[8]松沫蝉在辽宁阜新地区的发育动态. 邢礼国,王建军,栾庆书,王琴,云丽丽,梁立明,吕琳丽,张超 . 2017

[9]辽宁阜新地区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石峰 . 2013

[10]辽宁地区花生新品种引进筛选. 李韬,薛仁风,王英杰 . 2015

[11]申香系列香菇新品种在辽宁地区的生长特性. 宋莹,刘娜,张季军,张敏 . 2020

[12]辽宁地区庭院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钟智利 . 2020

[13]辽宁地区林下经济优化发展策略. 毛楠 . 2019

[14]辽宁部分地区柞蚕脓病暴发的原因浅分析. 夏兴宏 . 2006

[15]对辽宁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闻海燕,王子宏 . 1991

[16]辽宁地区辣椒疫病菌鉴定及同源性分析. 王辉,刘长远,赵奎华,孙军德 . 2011

[17]辽宁不同地区油松改建红松果林技术研究. 焦宏,尚福强 . 2014

[18]加强辽宁沿海地区油松抚育间伐工作的探究. 孟凡金 . 2019

[19]辽宁地区引种美国自由人槭生长特性研究. 叶景丰 . 2015

[20]对辽宁地区蔗扁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刘培斌,许国庆,徐蕾,陈彦,赵彤华 .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