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杂交粳稻亲本遗传背景分析

文献类型: 期刊文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不育系;恢复系;微卫星标记;遗传差异;籼性程度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影响因子: 1.46

年卷期: 2009 年 23 卷 05 期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揭示北方杂交粳稻亲本的遗传背景,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北方杂交粳稻亲本及其高代后续材料进行了遗传差异鉴定和籼性程度分析。2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1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3个。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在相似系数0.66处可分成5组,各组间材料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64个恢复系材料的籼性程度参数值(ADi)的变幅为0.056~0.684;24个不育系材料ADi的变幅为0.087~0.381。分析表明,强优势杂交粳稻组合双亲之间遗传距离应在0.30~0.60,恢复系的ADi应在0.26~0.50,不育系的ADi不应高于0.20,杂交组合的ADi应在0.20~0.40,同时杂交粳稻组合优势受母本的遗传背景的影响较大,母本自身应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北方杂交粳稻的品质改良及其开发. 杨振玉 . 1988

[2]论北方杂交粳稻的中兴. 杨振玉 . 1991

[3]北方杂交粳稻亲本选择的研究. 邹吉承,郑君海,王昌华,王辉,王岩,徐正进,张燕之 . 2003

[4]我国北方杂交粳稻的发展状况与展望. 杨振玉,林生,闵连峰 . 1984

[5]北方超级杂交粳稻研究与开发. 华泽田 . 2009

[6]北方杂交粳稻株型与食味品质性状的关系. 郑英杰,孙滨,夏明,阙补超,于亚辉,王莹 . 2014

[7]北方杂交粳稻保持系产粉量研究. 李如海,张忠旭 . 2017

[8]北方杂交粳稻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姚继攀,高焕勇,张起范,张忠旭 . 2013

[9]北方杂交粳稻株型遗传分析. 马秀芳,郝宪彬,沈枫,华泽田 . 2008

[10]北方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 张忠旭,马兴全,李全英,李如海,姚继攀,张丽颖,张雪,梁传斌,高焕勇 . 2012

[11]北方染败类型杂交粳稻高产制种机制研究. 王先俱,张城,庞秀,陈亚君,丁芬,邵国军,徐正进 . 2017

[12]中国北方杂交粳稻的概况与展望. 杨振玉 . 1984

[13]北方杂交粳稻恢复系产粉量研究. 张忠旭,李全英,张丽颖,李如海,陈温福,姚继攀,苏玉安,王彦荣,张雪 . 2010

[14]北方杂交粳稻品种资源核心样品的建立与评估. 王岩,华泽田,薛瑞雪 . 2003

[15]北方常规粳稻与杂交粳稻苗期根系性状差异与产量间关系. 宫殿凯,于广星,代贵金,刘宪平,陈盈,李海波,侯守贵 . 2018

[16]北方杂交粳稻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典型相关分析. 王昌华,张燕之,王辉,郑文静,赵家铭,马作斌 . 2012

[17]北方杂交粳稻新组合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韩勇,姜秀英,刘军,刘博,康国家 . 2007

[18]肥密处理对北方高产杂交粳稻群体结构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张雪,张城,李如海,李全英,梁传斌,张满利,王彦荣,苏玉安,陈亚君,李春凯,隋国民 . 2021

[19]北方杂交粳稻7个骨干亲本开花性状研究. 张满利,李全英,李如海,陈盈 . 2022

[20]北方两系杂交粳稻及亲本的籼粳成分与株型和产量性状的关系. 于亚辉,刘郁,曾军,夏明,郑英杰,阙补超,王莹,李振宇,陈广红 .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