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育期和生育阶段的纬度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文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生育期;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纬度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影响因子: 0.631

年卷期: 2010 年 26 卷 12 期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明确纬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有利于玉米品种的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增加产量;在辽宁、北京4点种植农大364等4个玉米品种,采用小区试验,调查各生育阶段,分析纬度与玉米生育时期的关系;同期播种时,播种-成熟、出苗-成熟、出苗-抽雄、抽雄-成熟天数极差分别为31~42天、17~33天、11~25天、5~10天,地点间及品种间均差异极显著、且地点大于品种,各生育时期的天数均表现为华单208>农大364>辽单43>辽单33,在39.8°N~42.5°N范围内每增加1°N,玉米播种-成熟、出苗-成熟、出苗-抽雄、抽雄-成熟的天数分别增加12~17天、6~13天、3~10天、2~5天;相同海拔高度下玉米种植,纬度与玉米全生育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存在正的线性回归关系,其中营养生长对纬度的敏感程度大于生殖生长,回归系数的大小与年际间有关。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生育期(出苗─吐丝日数)的遗传分析. 姜明月,王金君,张丽颖,陈玉库,罗新兰 . 1994

[2]玉米生育期和品质性状的纬度效应研究. 杨镇,吴东兵,曹广才,姚金保,刘晓丽,李刚 . 2009

[3]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各生育期植株全氮的动态影响. 韩瑛祚,董环,娄春荣,刘慧颖 . 2012

[4]东北春玉米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评价. 帅艳民,武梦瑾,吴昊,王培娟,彭秀媛,谷玲霄,田艳君,邵聪颖,曲歌,石莹,穆岑 . 2022

[5]玉米生育期性状调查方法评价及新方法介绍. 王延波 . 2002

[6]赤霉素对杂交粳稻组合孕穗期生育进程的影响. 陈峰源,王先俱,陈亚君,张城,庞秀,孙廉平,邵国军 . 2016

[7]密度对不同生育期油葵杂交种产量的影响. 王德兴,崔良基,孙恩玉,宋殿秀,刘金刚 . 2010

[8]沈阳地区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划分试验初报. 王雅珍,孙旭刚,董丽杰,曹永强 . 2014

[9]花生覆膜栽培中期破膜对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海新,苏君伟,王慧新,颜景波,李楠,罗祥志 . 2014

[10]营口市鲅鱼圈区葡萄生育期气象条件及主要气象灾害防御. 陈杰,杨久文,宋文锦,贺鑫,刘显清,贺洪军 . 2017

[11]不同生育期花生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比较. 任亮,孙泓希,李楠,于树涛 . 2022

[12]玉米不同生育时期耗水量及抗旱性的研究. 孙占祥,李德新,赵岩,祝从康,魏亚范,于希臣 . 1996

[13]保护地蔬菜的生育适温. 花宝春 . 1985

[14]施肥对饲料稗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汪仁,高玉春,苏盛发 . 1992

[15]高粱F_5生育日数的分析. 李振武 . 1986

[16]不同施氮方法对春玉米生育后期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汪仁,安景文,解占军,华利民,刘艳 . 2011

[17]施用有机肥对春玉米生育后期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汪仁,邢月华,包红静 . 2010

[18]不同施氮方法对春玉米生育后期叶片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汪仁,安景文,解占军,华利民,刘艳 . 2011

[19]辽宁玉米生育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前期综合防控技术. 刘培斌,王丽娟,刘可杰,王敬,左驰,董怀玉 . 2017

[20]玉米制种花期预测及其调节. 刘志 .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