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根系间的亲缘识别、行为应对及其功能性状可塑性进化

文献类型: 期刊文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邻居;亲缘识别;根系互作;行为应对;公地悲剧;功能性状可塑性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摘要: 植物能够探测到邻近根系,并识别出邻近根系与自身的亲缘关系,同时,对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根系做出不同的反应。掌握邻近根系识别机制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植物进化研究以及对自然保护和减少农作物间竞争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系统阐述了根系亲缘识别研究的意义、影响因素、亲缘识别中的根系行为应对策略和邻居身份与环境互作影响的功能性状可塑性进化。基于现有研究的分析得出,根系分泌物可介导亲缘识别,并触发根系"行为"变化。根系化感物质和无毒信号可影响植株生长行为。基质体积可调控根系识别过程中的根系结构、形态和激素变化。植株可依据相邻物种密度和身份等信息对自身能量进行分配,平衡资源竞争与种群繁殖间的投入,增强改变自身形态能力、提高亲缘选择效率和收益率。具有竞争回避能力的物种,产量较高。交替的环境变化频率和与临近物种互作,可促进功能性状可塑性进化。今后应进一步明确触发亲缘识别反应的根系分泌物组分和与亲缘识别中根系行为模式相关的生活史、形态性状及群落特征。阐明"自我—非自我"识别导致根系生产过剩的机制。加强同胞竞争频率方面的研究,提高对亲缘识别进化条件的理解;加强异种竞争和扩散策略成本和收益分析研究,提高对物种共存机制的理解。同时,还需要对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和不同年龄的群落进行研究,以阐明亲缘识别相关功能性状可塑性差异引起的生态互作和物种共存机理。

分类号: Q948

  • 相关文献

[1]北方常规粳稻与杂交粳稻苗期根系性状差异与产量间关系. 宫殿凯,于广星,代贵金,刘宪平,陈盈,李海波,侯守贵 . 2018

[2]粳稻品质性状间及其与经济性状间的遗传相关. 吕文彦,张鉴,邵国军,周鸿飞,曹萍 . 2005

[3]盆栽条件下玉米根系的研究. 孙占祥,魏亚范,于希臣 . 1994

[4]M_7中间砧对国光苹果矮化的效应. 张国歧,吕慧珍,聂洪超,丁强,郭长杰 . 1994

[5]大豆主要生育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分析. 刘金刚,孙恩玉,曹永强,刘艳辉,刘凤丽 . 2005

[6]食味值与其它米质性状间关系的研究. 唐志强,马秀芳,吕桂兰,沈枫,郝宪彬,刘子琪 . 2010

[7]不同降雨条件对不同耐旱型大豆根系的影响. 闫春娟,宋书宏,王文斌,孙旭刚,王昌陵,曹永强,张立军,李盛友 . 2018

[8]沙棘林退化对林木根系和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舒乔生,谢立亚 . 2014

[9]计算机视觉在作物根系识别与分析中的应用. 安鹤峰 . 2021

[10]基于嫁接评价不同大豆品种根系对籽粒产量的贡献. 李盛有,曹永强,王昌陵,张立军,武丽石,张丽,陈艳秋,王文斌,宋书宏 . 2020

[11]干旱胁迫对大豆根系发育影响初报. 闫春娟,王文斌,孙旭刚,曹永强,宋书宏,袁玉璐 . 2012

[12]不同根系处理方式下樟子松造林效果分析. 李红 . 2020

[13]大豆抗旱种质的鉴定及其与根系的关系. 闫春娟,王文斌,董钻,王家宏,宋书宏,杜强,刘丙臣,石小翠 . 2011

[14]不同品种高粱根系形态特征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王岩,孙大为,李兆波,吴禹 . 2011

[15]水培植物根系诱导的研究现状. 马艳丽 . 2020

[16]排土场边坡根系分布及其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吕刚,刘红民,高英旭,魏忠平 . 2014

[17]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研究进展. 和阳,刘秀春,吕春晶 . 2022

[18]不同施肥处理下大豆品种辽豆15根系性状的比较. 孙旭刚,王文斌 . 2021

[19]苜蓿根系生长性状及其与产草量关系的研究. 赵艳,魏臻武,吕林有,满元荣,武自念,刘高军 . 2008

[20]土壤和肥力对‘辽粳401’秧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唐志强,蒋洪波,沈枫,吕桂兰,马秀芳,李睿,王昌华,李跃东 .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