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半干旱区不同时期覆膜对玉米田固碳及碳平衡的影响

文献类型: 期刊文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秋覆膜;玉米;有机碳;土壤呼吸;碳平衡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影响因子: 1.147

年卷期: 2020 年 030 期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对比秋季覆膜(AM)、春季覆膜(SM)和不覆膜(NM)3种模式栽培玉米对短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平衡影响的异同,旨在明确风沙半干旱区覆膜的固碳减排效应,为构建低碳地膜覆盖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AM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产量、地上生物量和0~60 cm土层根系生物量(P<0.05);在0~100 cm土层,AM、SM、NM和初始的有机碳储量分别为83.7、84.2、89.2、90.53 Mg/hm2,各处理相同土层间差异不显著(P>0.05);NM、SM和AM土壤呼吸CO2-C释放量平均值分别为2.10、2.09、2.37 Mg/(hm2·a),碳平衡分别为-522、-498、-474 kg CO2-C/(hm2·a).以上表明,AM增加系统碳输入的同时,增加了土壤呼吸碳排放,但在短期内不会引起土壤有机碳库的衰退,并能更大程度上减少单位面积产量的碳排放,是一种气候友好型的低碳农业技术.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风沙半干旱区风沙土防风蚀技术研究. 颜景波,王慧新,韩志松,姜涛,孙占祥,何跃,于洪波 . 2011

[2]风沙半干旱区中耕深松的作用. 于希臣,赵瑞,胡兰 . 1999

[3]风沙半干旱区秋整地对玉米的增产作用. 于希臣,侯志研,李德新,孙贝烈 . 1998

[4]风沙半干旱区谷子花生间作效应研究. 王海新,张宇,王慧新,史普想,陆岩 . 2018

[5]风沙半干旱区风沙土不同耕法水土保持效果研究. 颜景波,韩志松,王慧新,姜涛,孙占祥,何跃,于洪波 . 2010

[6]免耕农业在辽西风沙半干旱区的机遇与挑战. 董智,邓林军,董俊,侯志研 . 2016

[7]风沙半干旱区适时早播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于希臣,孙占祥,孙贝烈,侯志研 . 1998

[8]辽西风沙半干旱区玉米施用钾肥试验初报. 侯志研,吴硕,李开宇 . 2001

[9]辽西风沙半干旱区农业生态治理模式. 赵立仁,何跃,姜涛 . 2008

[10]辽西风沙半干旱区苜蓿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吕林有,赵立仁,赵艳 . 2012

[11]辽西风沙半干旱区坡耕地耕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洋,孙占祥,郑家明,肖继兵,杨宁,冯良山,白伟,李开宇,李颖 . 2016

[12]风沙半干旱区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士义,马研,于希臣 . 2001

[13]风沙半干旱区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孙贝烈,于希臣,李德新,党旭辉 . 2001

[14]旱快柳树干解析. 冯健,舒红,赵刚,陆爱君 . 2015

[15]澳大利亚的杏生产与杏干加工. 赵锋 . 2006

[16]树干液流的研究进展. 王睿照 . 2019

[17]超红苹果高定干技术试验初报. 于德林,伊凯 . 1994

[18]风沙半干旱区有机苜蓿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赵艳,于国庆,赵立仁,吕林有,关冰 . 2017

[19]辽西风沙半干旱区氮肥减施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孙天然,王若楠,孙占祥,杜桂娟,张悦,聂嘉谊,王俊浩,张立祯 . 2022

[20]东北风沙半干旱区仁用杏作物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白伟,孙占祥,郑家明,杜桂娟,蔡倩,冯良山,杨宁 .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